今年以來,全球多地氣溫變化如坐過山車,創紀錄的極冷和極暖天氣接踵而至,罕見的沙塵天氣來襲,為人類敲響警鐘——作為全球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正給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影響和風險。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近日,《中國氣象局加強氣候變化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出臺。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司長姚學祥表示,《工作方案》明確了下一步氣候變化工作重點,強優勢、拓領域,進一步強化跨學科、跨領域交叉融合發展,全面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科學水平和服務國家戰略的決策咨詢能力,保障氣候安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2011年至2020年是全球有器測記錄以來.暖的十年,大氣中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10ppm,為近80萬年以來.高。全球變暖正深刻影響著全球環境、政治、經濟與社會安全。
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發出的重大宣示再次向世界釋放出中國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引領全球生態文明和美麗世界建設的決心。
姚學祥表示,作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基礎科技支撐部門,中國氣象局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出臺《工作方案》,圍繞定位找準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氣候變化工作發力點,明確“十四五”期間氣候變化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全面提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能力,體現了氣象部門的責任與擔當。
據了解,長期以來,中國氣象局在氣候變化檢測歸因等機理研究、全球和區域氣候系統模式開發、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氣候系統模式研發已達國內..、國際可比水平,深度參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進程,從科學角度維護中國和發展中國家權益。多年來積極參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總體部署,為氣候變化內政外交提供了重要支撐,為保障國家氣候安全、支撐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另一方面,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是氣象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氣象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抓手,是全面實現氣象現代化的核心內容之一。
因此,《工作方案》將未來三年到五年的主要目標聚焦在三個方面:為國家和地方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更豐富的科學數據、產品服務;區域氣候變化風險評估能力達同期國際先進水平;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貢獻力和影響力明顯提升。
本文轉自人民網,如有侵權請告知本站刪除。